弹丸之地
基本解释
词条:『弹丸之地』
拼音:dàn wán zhī dì
注音:ㄉㄢˋ ㄨㄢˊ ㄓ ㄉ一ˋ
解释:弹丸:弹弓所用的铁丸或泥丸。弹丸那么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弹丸之地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地盘非常狭小。
典故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运用示例:西歧城不过弹丸之地,姜子牙不过浅行之夫。◎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
精选例句
1、这裡虽是个弹丸之地,人口之多却是十分惊人。
2、但是小国马耳他(炎热但人口众多的弹丸之地,与意大利相邻)的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只提高10%。
3、由于台湾只是一个弹丸之地,世界大部分国家甚至都不承认它是一个主权国家,让台湾企业家感到自豪的是,当地企业集团为全球相当大一部分的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设计、组装和生产部件。
4、日本虽然只有弹丸之地,经济却高度发达。
5、连续占据媒体头条近两周之后,许多人渴望弹丸之地的塞浦路斯岛不久之后即从全球金融媒体的视线中悄然淡出,恢复从前的隐秘。
古代诗词
元代.袁桷.安南行:「弹丸之地何足论,蚯蚓为城雾为域。」
近义词:方寸之地、一矢之地、立锥之地
反义词:地广人稀、地大物博
基本字义
弹(彈)dàn(ㄉㄢˋ)
1、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2、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其他字义
弹(彈)tán(ㄊㄢˊ)
1、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
基本字义
丸wán(ㄨㄢˊ)
1、小而圆的东西:弹(dàn)丸。肉丸儿。
2、专指“药丸”:丸散膏丹。丸药。
3、量词,用于丸药:吃两丸儿。
基本字义
之zhī(ㄓ)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基本字义
地dì(ㄉ一ˋ)
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底子:质地。
其他字义
地de(˙ㄉㄜ)
1、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中英翻译
翻译:a tiny 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