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驴非马
基本解释
词条:『非驴非马』
拼音:fēi lǘ fēi mǎ
注音:ㄈㄟ ㄌㄩˊ ㄈㄟ ㄇㄚˇ
解释: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非驴非马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常与不伦不类连用。
典故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西域传下 渠犁》:“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运用示例:屈以巡按使兼总司令,布告中外,非驴非马,惊骇万分。◎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九回
精选例句
1、这部连续剧仿《陈叁五娘》的情节,却忽略了原戏的时代背景,结果变得非驴非马。
2、作者似乎拿不定主意是写喜剧还是写悲剧,致使这个剧非驴非马。
3、说到底,他们其实是光怪陆离非驴非马社会中一群得心应手的弄潮儿。
4、行将见这刊物办得非驴非马,不左不右,不流氓不绅士,正像张露薇那样一个浑身撒着香水穿着大红大绿的人物…
5、长久以来,认为东西文化结合是非驴非马的这种想法,是偏差的。
古代诗词
宋代.释师范.伦侍者请赞:「裂破面门,非驴非马。」
清代.曾廉.满庭芳·寄感:「笑杀先生,非驴非马,龟兹只会为蠃。」
清代.郑献甫.伪汉刘冢歌:「非驴非马欲何为,值兔值牛聊自喜。」
近义词:平淡无奇、不伦不类、不三不四
反义词:有声有色
基本字义
非fēi(ㄈㄟ)
1、不,不是:非凡。非法。非分(fèn)。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
2、不对,过失: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3、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非看这本书。
4、责怪,反对:非难(nàn)。非议。无可厚非。
5、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非。西非。
基本字义
驴(驢)lǘ(ㄌㄩˊ)
1、哺乳动物,像马,比马小,能驮东西、拉车、耕田、供人骑乘:驴骡。驴皮胶(亦称“阿胶”)。驴皮影。驴唇不对马嘴。
基本字义
马(馬)mǎ(ㄇㄚˇ)
1、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大:马蜂。马勺。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