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而不校
基本解释
词条:『犯而不校』
拼音:fàn ér bù jiào
注音:ㄈㄢˋ ㄦˊ ㄅㄨˋ ㄐ一ㄠˋ
解释: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复杂式成语
常规用法:犯而不校复杂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运用示例:惠养民道犯而不校,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
古代诗词
宋代.邹浩.自叹:「好学颜渊怒不迁,犯而不校古称贤。」
明代.杨士奇.寄长儿韵语 其十一:「达士仁人宏度量,犯而不校务包荒。」
近义词:唾面自干
反义词:针锋相对
基本字义
犯fàn(ㄈㄢˋ)
1、抵触,违反:犯规。犯法。犯罪。犯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犯讳。
2、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犯人。罪犯。
3、侵害,进攻:侵犯。秋毫无犯。
4、触发,发作:犯病。犯愁。犯疑。
5、做错事情:犯错误。
基本字义
而ér(ㄦˊ)
1、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表(从……到……):从上而下。
基本字义
不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不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校xiào(ㄒ一ㄠˋ)
1、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其他字义
校jiào(ㄐ一ㄠˋ)
1、比较:校场。
2、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