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粟
基本解释
词条:『不辨菽粟』
拼音:bù biàn shū sù
注音:ㄅㄨˋ ㄅ一ㄢˋ ㄕㄨ ㄙㄨˋ
解释: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动宾式成语
常规用法:不辨菽粟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脱离实际。
典故出处:清 龚自珍《农宗》:“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近义词:不辨菽麦、五谷不分
反义词:学富五车、见多识广
基本字义
不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不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辨biàn(ㄅ一ㄢˋ)
1、分别,分析,明察:辨别。辨认。辨析。辨正。辨识。明辨是非。
2、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九夫为一辨,七辨为一并。
基本字义
菽shū(ㄕㄨ)
1、豆的总称:菽水(泛指粗茶淡饭,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如“菽菽承欢”)。菽麦。菽粟。
基本字义
粟sù(ㄙㄨˋ)
1、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粟子。沧海一粟。
2、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农贵粟。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