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之症
基本解释
词条:『不治之症』
拼音:bù zhì zhī zhèng
注音:ㄅㄨˋ ㄓˋ ㄓ ㄓㄥˋ
解释: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不治之症偏正式;作宾语;表示治不好的绝症。
典故出处:鲁迅《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运用示例:假使她们真知道立国数千年的大中华民国”的国民,往往有自欺欺人的不治之症,那可真是没有面子了。◎ 鲁迅《二心集·以脚报国》
精选例句
1、他接触到一些病人,他们也许正身患不治之症,饱受躯体折磨,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依然拥有对上帝的深切信念,且正是这一信念帮助他们面对人生的逆境。
2、虽然,的医学越来越发达,然而,不管投入多少资金来设法延长死亡和减少产生痛苦及残疾的风险,仍然有无数患有不治之症的患者实际上并不能避免死亡,反而遭受极其痛苦而难以忍受的延长死亡过程的医学干预。
3、狭义的理解则把安乐死局限于对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或死亡已经开始的病人,不再采取人工的方法延长其死亡的过程,为制止剧烈疼痛的折磨不得不采用可能加速死亡的药物或其他措施。
4、自从他知道他得了不治之症之后,便开始独立一个人在家了。
5、我的不治之症是爱着一个不能给我半点安全感的男人。
近义词:不可救药
反义词:药到病除
基本字义
不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不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治zhì(ㄓˋ)
1、管理,处理: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
2、整理:治河。治水。
3、惩办:治罪。处(chǔ)治。
4、医疗:治病。治疗。医治。
5、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治蝗。治蚜虫。
6、从事研究:治学。治史。
7、安定: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
8、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治。治所。
9、姓。
基本字义
之zhī(ㄓ)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基本字义
症(癥)zhèng(ㄓㄥˋ)
1、病,病状:病症。症状。症候。不治之症。对症下药。
其他字义
症(癥)zhēng(ㄓㄥ)
1、〔症结〕a.腹内结块的病;b.喻问题难解决的关键。
2、(癥)
中英翻译
翻译:incurable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