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三不四
基本解释
词条:『不三不四』
拼音:bù sān bù sì
注音:ㄅㄨˋ ㄙㄢ ㄅㄨˋ ㄙˋ
解释: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不三不四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人的品行不好。
典故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运用示例: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精选例句
1、所谓的研讨会其实就是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吃一些的饭,花一些的钱,说一些的话,开一个的会。
2、我常到那些不尴不尬、不三不四的地方去,这你们都知道。
3、对烦恼你可以不三不四,抛开一切烦心事;对伤心你可以不三不四,不理人间悲苦日;对错误你可以不三不四,追求真理最真实;对困难你可以不三不四,求真知;今天三月四日,短信温馨提示:不可以不三不四。
4、我不喜欢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所以我认作朋友的人一般都很二。
5、亘古以来,人类在性和性别问题上就没有平常心,开头有点假模假式,后来就有点五迷三道,最后干脆是不三不四,或者是蛮横无理。
近义词:不伦不类、非僧非俗
反义词:正大光明、正正经经
基本字义
不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不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三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基本字义
四sì(ㄙˋ)
1、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中英翻译
翻译:dubious
dubious*['dju:biәs]
a. 可疑的, 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