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躬屈节
基本解释
词条:『卑躬屈节』
拼音:bēi gōng qū jié
注音:ㄅㄟ ㄍㄨㄥ ㄑㄨ ㄐ一ㄝˊ
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卑躬屈节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没有骨气。
典故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职道才进来,因见大帅公事,所以不敢惊动。’”
运用示例:小兔子卑躬屈节,拿了愚表弟萧慎的名片。◎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精选例句
1、不幸,学识的光荣并不是洁白无瑕的:拉普拉斯、拉格朗热、梦热门、夏普塔尔、贝托莱之流,这些奇才曾经是骄傲的民主派,后来都变成拿破仑的最卑躬屈节的奴仆。
2、有一辈天生的奴才,他们卑躬屈节,拼命讨主人的好,甘心受主人的鞭策,像一头驴子似的,为了一些粮草而出卖他们的一生,等到年纪老了,主人就把他们撵走;这种老实的奴才是应该抽一顿鞭子的。
3、不要恳求任何人,不要在别人面前卑躬屈节。
4、因为这种爱情让人不抱希望,曲意逢迎,卑躬屈节,低声下气,热情奔放;它与成年女人那种欲火中烧的、本能的挑逗性的爱情完全不同。
5、当他大模大样地躺在炕上酣睡时,她就卑躬屈节地替他盖上自己的皮袄。
近义词:卑躬屈膝
反义词:傲骨嶙峋
基本字义
卑bēi(ㄅㄟ)
1、低下,低劣:卑鄙。卑下。卑劣。卑微。卑怯。卑恭。地势卑湿。卑以自牧(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2、古同“俾”,使。
基本字义
躬gōng(ㄍㄨㄥ)
1、身体。
2、自身,亲自:反躬自问。躬行实践。事必躬亲。
3、弯曲身体:鞠躬。躬身下拜。
基本字义
屈qū(ㄑㄨ)
1、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qū)。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2、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3、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4、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5、姓。
基本字义
节(節)jié(ㄐ一ㄝˊ)
1、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礼度:礼节。
7、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姓。
其他字义
节(節)jiē(ㄐ一ㄝ)
1、〔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