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
基本解释
词条:『百尺竿头』
拼音:bǎi chǐ gān tóu
注音:ㄅㄞˇ ㄔˇ ㄍㄢ ㄊㄡˊ
解释: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百尺竿头偏正式;作谓语;形容很高的境界。
典故出处:唐 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运用示例: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 元·张养浩《折桂令》曲
精选例句
1、老师以百尺竿头的话勉励拿到奖学金的同学,希望他们升入中学后,更进一步。
2、孩子百天喜洋洋,邀请亲友来赴宴,美酒斟满夜光杯,幸福洋溢在心头。百尺竿头进一步,咱们未来有盼头,同喜同贺共祝福,大家开心娃哈哈!
3、酿一壶生活的美酒,融入菊花的芳香,在重阳佳节,登上高楼,举杯祝愿,祝愿你事业,心情时时高兴,百尺竿头更进步,生活如竹节节高!
4、站在百尺竿头的人,若要更进一步,只有先从竿头滑下,才能去爬那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5、南湖微漾泛涟漪,意志坚;风雨同载经岁月,华夏儿女共艰辛;坚守信仰谱华章,九十华诞喜笑颜。祝福祖国,百尺竿头,跨越社会主义新辉煌!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题竹尊者轩:「百尺竿头放步行,更向脚跟参一节。」
宋代.李昴英.贺新郎:「此去一言回天力,著高高、百尺竿头立。」
两汉.无名氏.南乡子:「百尺竿头牢把线,掀腾。」
两汉.无名氏.苏幕遮:「百尺竿头做一解。」
唐代.吴融.商人:「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近义词:一日千里、欣欣向荣、扶摇直上、蒸蒸日上、步步高升、日新月异
反义词:每况愈下
基本字义
百bǎi(ㄅㄞˇ)
1、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2、喻很多: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基本字义
尺chǐ(ㄔˇ)
1、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其他字义
尺chě(ㄔㄜˇ)
1、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基本字义
竿gān(ㄍㄢ)
1、竹子的主干:竹竿。立竿见影。揭竿而起。
2、特指“钓鱼竿”:垂竿。投竿。竿钓。
3、古代指竹简:竿牍(书信)。
基本字义
头(頭)tóu(ㄊㄡˊ)
1、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①头和脸;②指面貌;③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头。剃头。
3、物体的顶端:山头。笔头。两头尖。
4、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头儿说起。头绪。
5、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头儿。
6、以前,在前面的:头三天。
7、次序在前,第一:头等。头生。
8、首领:头子。头目。
9、方面:他们是一头的。
10、临,接近:头睡觉先洗脸。
11、量词,多指牲畜:一头牛。
12、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头五百。
13、(tou)名词后缀(①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②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③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
14、(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