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能
基本解释
词条:『百无一能』
拼音:bǎi wú yī néng
注音:ㄅㄞˇ ㄨˊ 一 ㄋㄥˊ
解释:能:能力,胜任。什么都不会做。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百无一能作谓语、定语;指人无能。
典故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古代诗词
元代.魏初.沁园春 留别张周卿韵:「自揣平生,百无一能,此心拙诚。」
宋代.释月涧.荐福鲁山长老请赞:「五处住山,百无一能。」
清代.程晋芳.放歌:「老夫行年五十一,百无一能祇捉笔。」
近义词:一无所能
基本字义
百bǎi(ㄅㄞˇ)
1、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2、喻很多: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基本字义
无(無)wú(ㄨˊ)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基本字义
一yī(一)
1、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3、全;满:一生。一地水。
4、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5、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6、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7、乃;竞:一至于此。
8、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9、或者:一胜一负。
10、初次:一见如故。
11、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基本字义
能néng(ㄋㄥˊ)
1、才干,本事:能力。能耐。才能。
2、有才干的:能人。能手。贤能。能工巧匠。能者为师。
3、胜任,善于:能够。能柔能刚。力所能及。欲罢不能。能动。
4、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能走路了。
5、应该:你不能这样说他。
6、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能。热能。
7、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能”。
8、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
9、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其他字义
能nài(ㄋㄞˋ)
1、古同“耐”,受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