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市之箫
基本解释
词条:『吴市之箫』
拼音:wú shì zhī xiāo
注音:ㄨˊ ㄕˋ ㄓ ㄒ一ㄠ
解释:比喻在街头行乞。同“吴市吹箫”。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吴市之箫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出处:清·杨昭《跋》:“沉冤望雪,曾传吴市之箫;急难号天,爱下秦庭之泪。”
近义词:吴市吹箫
基本字义
吴wú(ㄨˊ)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姓。
基本字义
市shì(ㄕˋ)
1、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市。菜市。市井(街,市场)。市曹。市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
2、买:市义。市恩(买好,讨好)。
3、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市。都(dū)市。市镇。
4、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市。南京市。
5、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市制。市尺。市斤。
基本字义
之zhī(ㄓ)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基本字义
箫(簫)xiāo(ㄒ一ㄠ)
1、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现代用一根管子,竖着吹,亦称“洞箫”。
2、弓的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