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相传
基本解释
词条:『口口相传』
拼音:kǒu kǒu xiāng chuán
注音:ㄎㄡˇ ㄎㄡˇ ㄒ一ㄤ ㄔㄨㄢˊ
解释:不著文字,口头相传。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规用法:口口相传主谓式;作谓语;指口头传布或传授。
典故出处:宋 洪迈《夷坚丙志 黄十翁》:“汝还世五年,传吾语于人间,作善者即生人世,受安乐福;作恶者万劫不回,受无间苦。令闻此者口口相传。”
运用示例:虽然他败坏了口口相传的韵事。◎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精选例句
1、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2、这数千年来,人类用你认为是‘白费口舌’的方式,将知识口口相传、代代相习。
3、这时,国师又道:太子殿下,许多年来,有一句话口口相传,一直被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其实这句话是错的,只是从没人发现。
4、三代火影:第三次忍界大战,那场持续长久的战争,以不计其数的无名忍者的牺牲宣告结束,并且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扬名立万英雄的口口相传的英勇事迹。
5、战后将士们从战场回归,个个沉默寡言,、可交流的经验不是丰富而是更匮乏,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十年之后潮涌般的描写战争的书籍中倾泻的内容,绝不是口口相传的经验,这毫不足怪。
古代诗词
唐代.吕岩.敲爻歌:「口口相传不记文,须得灵根骨髓坚。」
元代.王处一.满庭芳 赠广陵镇散人:「圣诀仙方,玄机玄理,无文口口相传。」
元代.王惟一.西江月:「大道古今一脉,圣人口口相传。」
元代.马钰.满庭芳 赴莱州黄大醮作:「口口相传,真真相济,悟来意解心通。」
近义词:口传心授
基本字义
口kǒu(ㄎㄡˇ)
1、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3、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4、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5、破裂的地方:口子。
基本字义
相xiāng(ㄒ一ㄤ)
1、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相符。相继。相间(jiàn)。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姓。
其他字义
相xiàng(ㄒ一ㄤˋ)
1、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3、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5、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8、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姓。
基本字义
传(傳)chuán(ㄔㄨㄢˊ)
1、转(zhuǎn)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其他字义
传(傳)zhuàn(ㄓㄨㄢˋ)
1、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2、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4、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