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里啪啦
基本解释
词条:『劈里啪啦』
拼音:pī lǐ pā lā
注音:ㄆ一 ㄌ一ˇ ㄆㄚ ㄌㄚ
解释:象声词,形容爆裂、拍打等的连续声音。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复杂式成语
常规用法:劈里啪啦作状语;指爆裂的声音。
典故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一支盒子枪抢先从窗眼里打着斤斗蹦出来,紧接着劈里啪啦,一支支大枪扔了一地。”
近义词:噼里啪啦
基本字义
劈pī(ㄆ一)
1、用刀斧或强力破开:劈杀。劈刺。劈成两半。
2、雷电击坏或击毙:天打雷劈。
3、冲着,正对着:劈头盖脑。
4、两个斜面合成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的简单机械,刀、斧、楔子等各种切削工具的刃都属于这一类(亦称“尖劈”)。
其他字义
劈pǐ(ㄆ一ˇ)
1、分开:劈柴。劈成三股。
2、分裂,使从原物上分开:把菜帮儿劈下来。
3、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劈叉。
基本字义
里(裏)lǐ(ㄌ一ˇ)
1、居住的地方:故里。返里(回老家)。
2、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弄(lòng)。
3、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
4、衣物的内层:被里。
5、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里外。心里。这里。那里。
6、姓。
基本字义
啪pā(ㄆㄚ)
1、象声词,形容放枪、拍掌或东西撞击等声音。
基本字义
啦lB
1、助词,作用大致和“了”相同:你真的来啦?他早走啦。大楼终于建成啦!
其他字义
啦lá(ㄌㄚˊ)
1、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