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雪餐毡
基本解释
词条:『啮雪餐毡』
拼音:niè xuě cān zhān
注音:ㄋ一ㄝˋ ㄒㄩㄝˇ ㄘㄢ ㄓㄢ
解释: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生僻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啮雪餐毡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出处:《群音类选 祝发记 分食寄姑》:“信熊掌和鱼怎得兼,便有龙肝凤髓,也只合啮雪餐毡。”
古代诗词
明代.郑真.题苏武握节图 其一:「啮雪餐毡使节孤,老来不肯困穷途。」
近义词:啮雪吞毡
基本字义
啮(嚙)niè(ㄋ一ㄝˋ)
1、咬:啮齿动物。虫咬鼠啮。啮合(a.牙齿咬紧;b.像牙齿那样咬紧,如“齿轮啮啮得很好”)。
基本字义
雪xuě(ㄒㄩㄝˇ)
1、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雪花。雪山。雪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2、洗去,除去:报仇雪恨。为国雪耻。平反昭雪。
3、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雪涕而顾晏子”。
4、姓。
基本字义
餐cān(ㄘㄢ)
1、吃:餐具。餐厅。聚餐。风餐露宿。
2、饭食:早餐。西餐。
3、量词,指一顿饭:一日三餐。
基本字义
毡(氊)zhān(ㄓㄢ)
1、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业上的垫衬材料:毡子。毡帽。毡靴。毡包(a.毡制的圆顶篷帐;b.毡制的包儿)。毡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