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南蛮鴃舌

基本解释

词条:『南蛮鴃舌』

拼音:nán mán jué shé

注音:ㄋㄢˊ ㄇㄢˊ ㄐㄩㄝˊ ㄕㄜˊ

解释:鴃: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生僻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南蛮鴃舌作宾语、定语;用于讥笑南方的语言。

典故出处:《孟子 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运用示例:彼时江以南,为南蛮鴃舌之乡。◎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

基本字义

nán(ㄋㄢˊ)

1、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姓。

其他字义

nā(ㄋㄚ)

1、〔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基本字义

蛮(蠻)mán(ㄇㄢˊ)

1、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蛮。蛮横(hèng)。蛮不讲理。

2、愣,强悍:一味蛮干。

3、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蛮荒。

4、方言,相当于“很”:蛮好。

基本字义

jué(ㄐㄩㄝˊ)

1、见“鴂”。

基本字义

shé(ㄕㄜˊ)

1、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

2、语言辩论的代称:舌战(激烈议论)。

3、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

4、铃或释中的锤。

5、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哀江南赋 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北碑南帖 北去南来 北走胡,南走越 波兹南 不竞南风 二南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