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笏登场
基本解释
词条:『袍笏登场』
拼音:páo hù dēng chǎng
注音:ㄆㄠˊ ㄏㄨˋ ㄉㄥ ㄔㄤˇ
解释: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连动式成语
常规用法:袍笏登场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清 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袍笏登场也等闲,若他动色到柴关。”
运用示例: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袍笏登场。(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七章)
古代诗词
清代.朱祖谋.清平乐 钟馗:「招邀袍笏登场。」
近义词:粉墨登场
反义词:告老还乡
基本字义
袍páo(ㄆㄠˊ)
1、中式长衣:袍子。长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旧时军人相称)。袍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谊”、“袍袍故旧”)。
2、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基本字义
笏hù(ㄏㄨˋ)
1、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áo)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
基本字义
登dēng(ㄉㄥ)
1、上,升:登山。登车。登门。登天。登台。登场(chǎng)。登高。登攀。登临。登科。登程。登堂入室。
2、踩,践踏,脚向下用力:登踏。踢登。
3、记载:登记。登报。登载。
4、谷物成熟:登岁(丰年)。五谷丰登。
5、立刻:登时。“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6、进:登崇(进用推崇)。
7、方言,穿:登上靴子。
基本字义
场(場)cháng(ㄔㄤˊ)
1、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场院。
2、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场雨。
3、集,市集:赶场。
其他字义
场(場)chǎng(ㄔㄤˇ)
1、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场子。场地。场所。
2、量词,用于文娱体育活动:场次。
3、比赛地,舞台:上场。下场。粉墨登场。捧场。
4、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三幕五场。
5、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电场。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