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而冠
基本解释
词条:『虎而冠』
拼音:hǔ ér guàn
注音:ㄏㄨˇ ㄦˊ ㄍㄨㄢˋ
解释: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成语解释
典故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其爪牙吏,虎而冠。
古代诗词
宋代.苏颂.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失势我如鱼在网,操权吏甚虎而冠。」
明代.王世贞.乐府变十九首 其十八 小儿谣之五:「猴而冠者酣耶,虎而冠者耽耽耶。」
明代.袁宗道.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二:「人亦大可怖,猛虎而冠帻。」
明代.卢龙云.喜西征报捷:「蠢伊匪族类,豺虎而冠衿。」
清代.俞樾.题刘松岚观察大观吊武虚谷先生墓诗手卷:「虎而冠者来咆哮,择肉而食谁所教。」
基本字义
虎hǔ(ㄏㄨˇ)
1、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古同“唬”,威吓。
4、古同“琥”,琥珀。
基本字义
而ér(ㄦˊ)
1、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表(从……到……):从上而下。
基本字义
冠guān(ㄍㄨㄢ)
1、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其他字义
冠guàn(ㄍㄨㄢˋ)
1、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2、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