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龙蟠虎踞

基本解释

词条:『龙蟠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注音:ㄌㄨㄥˊ ㄆㄢˊ ㄏㄨˇ ㄐㄨˋ

解释: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成语解释

典故出处: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运用示例: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

古代诗词

元代.安熙.石州慢 寄题龙首峰:「龙蟠虎踞,朝楚暮秦,世路艰蹇。」
元代.白朴.水调:「好在龙蟠虎踞,试问石城钟阜,形势为谁雄。」
宋代.康与之.菩萨蛮令/菩萨蛮:「龙蟠虎踞金陵郡。」
唐代.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宋代.张伯端.解佩令:「妙理玄玄,玉炉中、龙蟠虎踞,金鼎内、炼成至宝。」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基本字义

pán(ㄆㄢˊ)

1、屈曲,环绕,盘伏:蟠蜿。蟠萦。蟠结。蟠踞(亦作“蟠据”)。蟠道。蟠龙。蟠螭纹(中国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龙蛇组成)。蟠夔纹(中国殷和西周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夔龙组成)。龙蟠虎踞。

基本字义

hǔ(ㄏㄨˇ)

1、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古同“唬”,威吓。

4、古同“琥”,琥珀。

基本字义

jù(ㄐㄨˋ)

1、蹲,坐:龙蹯虎踞(形容地势险要)。踞坐。箕踞(古人席地而坐把两腿像八字形分开)。

2、占据:踞守。盘踞(亦作“盘据”)。雄踞一方。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阿龙 安顺龙宫 鼻龙 白龙 白龙堆 白龙臛 白龙微服 百花龙锦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