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
基本解释
词条:『海市蜃楼』
拼音:hǎi shì shèn lóu
注音:ㄏㄞˇ ㄕˋ ㄕㄣˋ ㄌㄡˊ
解释: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海市蜃楼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运用示例:第五出是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正扮出海市蜃楼,好不热闹。◎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五回
精选例句
1、那仙山岛屿,漂亮极了,原来不是真的,却是海市蜃楼。
2、当干渴的人没有希望找到水的时候,它是很容易受海市蜃楼的欺骗,而徒然在一片又一片的沙漠中去探寻。
3、再过片刻,着海市蜃楼的景象就会消失。
4、如果他想要建立海市蜃楼,我们将让他去为此而欢跃。
5、它制造的幻象如同海市蜃楼,让人迷醉和恍惚,每一个毛孔都被贵族气息所感动。
古代诗词
清代.曹龙树.焦山:「莫管烟岛茫茫,海市蜃楼幻奇异。」
近现代.金天羽.虾夷狂调东人也:「海市蜃楼隐雾踪,虾夷排荡肆厥凶。」
明代.释函是.书乌石岩乞米册:「乌岩有约足禅栖,海市蜃楼路不迷。」
明代.释今无.寄寿海南李言兑:「海市蜃楼互遮映,相思终古隔深情。」
近现代.刘永平.念奴娇·咏海和总政老干部学院里克同志原韵:「忽见海市蜃楼,荡摇星斗,幻影真奇绝。」
近义词:幻梦成空、梦幻泡影、空中阁楼、子虚乌有、镜花水月、虚无缥缈、空中楼阁、虚无飘渺
基本字义
海hǎi(ㄏㄞˇ)
1、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2、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3、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4、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5、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6、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7、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8、姓。
基本字义
市shì(ㄕˋ)
1、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市。菜市。市井(街,市场)。市曹。市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
2、买:市义。市恩(买好,讨好)。
3、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市。都(dū)市。市镇。
4、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市。南京市。
5、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市制。市尺。市斤。
基本字义
蜃shèn(ㄕㄣˋ)
1、蛤蜊:蜃景(亦称“海市蜃楼”)。
基本字义
楼(樓)lóu(ㄌㄡˊ)
1、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楼房。楼梯。楼道。楼层。城楼。岗楼。阁楼。楼台。楼船。办公楼。高楼大厦。
2、姓。
中英翻译
翻译:flyaway; mirage
flyaway*['flaiә,wei]
a. 宽松的, 轻浮的, 轻率的, 逃走的, 翅状的
n. 轻浮的人, 海市蜃楼
mirage*['mirɑ:ʒ]
n. 海市蜃楼, 幻景, 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