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寒啼饥
基本解释
词条:『号寒啼饥』
拼音:hào hán tí jī
注音:ㄏㄠˋㄏㄠˊ ㄏㄢˊ ㄊ一ˊ ㄐ一
解释: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成语解释
典故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哭寒,年丰而凄啼饥。
古代诗词
宋代.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别僧永肩:「号寒啼饥自聒耳,火中莲花那著水。」
宋代.高登.辞馈金:「天涯百指携空囊,号寒啼饥日相恼。」
宋代.赵鼎.戊申正月行在参吏部示诸幼:「罢官清坐乃吾分,号寒啼饥谁汝怜。」
宋代.李纲.读陈子直短歌三复而悲之次其韵:「号寒啼饥四壁空,谩有篇章在人口。」
基本字义
号(號)hào(ㄏㄠˋ)
1、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2、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记号,标志:信号。暗号。
4、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5、扬言,宣称: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6、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
7、标上记号: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8、号令,命令:发号施号令。号召。
9、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号。号兵。
10、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其他字义
号(號)háo(ㄏㄠˊ)
1、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
2、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
基本字义
寒hán(ㄏㄢˊ)
1、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2、害怕:寒心。
3、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基本字义
啼tí(ㄊ一ˊ)
1、哭,出声地哭:啼哭。啼泣。悲啼。啼笑皆非。
2、鸟兽叫:啼鸣。啼叫。虎啸猿啼。
基本字义
饥(飢饑)jī(ㄐ一)
1、饿:饥饿。饥民。饥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饥餐渴饮。饥寒交迫。饥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饥。
2、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饥荒。饥馑(灾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