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下十行
基本解释
词条:『目下十行』
拼音:mù xià shí xíng
注音:ㄇㄨˋ ㄒ一ㄚˋ ㄕˊ ㄒ一ㄥˊ
解释:形容看书速度极快。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生僻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动宾式成语
常规用法:目下十行作谓语;指读书。
典故出处:《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个首相姓王名安石,临川人也。此人目下十行,书穷万卷。”
古代诗词
元代.成廷圭.次张仲举侍读韵:「目下十行千字过,身长九尺两眉庞。」
清代.徐用葛.得何义门太史凶信:「一目下十行,毫发悉穿透。」
近义词:一目十行
基本字义
目mù(ㄇㄨˋ)
1、眼睛: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2、看,视: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3、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目。纲举目张。
5、名称:数目。巧立名目。
6、标题:目录。
7、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8、孔眼:网目。
9、指为首的人:头目。
基本字义
下xià(ㄒ一ㄚˋ)
1、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2、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方面,方位:两下都同意。
4、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5、由高处往低处,降落: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6、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7、进入:下海。
8、投送:下书。
9、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下班。下课。
10、谦辞:在下。下官。
11、颁布:下令。
12、攻克:攻下。
13、卸掉:下货。把他的枪下了。
14、用,投入精力:下工夫。
15、退让:争执不下。
16、做出判断:下结论。
17、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下。
18、用在名词后边(①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②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
19、用在动词后边(①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②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③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
20、少于:不下二百人。
21、动物生产:鸡下蛋。
基本字义
十shí(ㄕˊ)
1、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3、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基本字义
行háng(ㄏㄤˊ)
1、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2、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3、步行的阵列。
4、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5、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6、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7、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其他字义
行xíng(ㄒ一ㄥˊ)
1、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2、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3、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4、从事:进行。
5、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6、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7、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8、可以:不学习不行。
9、能干:你真行。
10、将要:行将毕业。
11、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12、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13、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