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颠三倒四

基本解释

词条:『颠三倒四』

拼音:diān sān dǎo sì

注音:ㄉ一ㄢ ㄙㄢ ㄉㄠˇ ㄙˋ

解释:三、四:表示杂乱。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颠三倒四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运用示例:奶奶年岁大了,做起事来常常是颠三倒四的。

精选例句

1、做事最怕,说话最忌颠三倒四。
2、老王每次只要一喝醉酒,说话就会、颠三倒四。
3、这个人谈话颠三倒四,看得出他知识谫陋.
4、可是近些日子,刘颖竟然有那么好几次转分机电话,都出了岔子,不是,就是颠三倒四。
5、这些记忆大多脉络不够完整,时间顺序也颠三倒四,基本是微不足道的琐事,并且不时被汹涌的饥饿感打断。

近义词:颠倒错乱、乱七八糟、语无伦次、理伙不清、条理不清、横三竖四、倒横直竖、手忙脚乱、神魂颠倒、杂乱无章、胡说八道、胡言乱语

反义词: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头头是道、有条有理、顺理成章

基本字义

颠(顛)diān(ㄉ一ㄢ)

1、头顶:华颠。

2、最高最初的部分:颠末(本末)。山颠。

3、倾倒,跌:颠沛。颠倒(dǎo)。颠踬。颠覆。颠扑不破。

4、上下跳动:颠簸。

5、古同“癫”,精神错乱。

基本字义

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基本字义

dǎo(ㄉㄠˇ)

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其他字义

dào(ㄉㄠˋ)

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

3、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

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

5、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基本字义

sì(ㄙˋ)

1、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中英翻译

翻译:confused; disorderly

confused*[kәn'fju:zd]
a. 困惑的, 混乱的

disorderly*[dis'ɒ:dәli]
a. 无秩序的, 乱的, 骚乱的
【法】 妨害治安的, 骚乱的, 无法无天的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白颠 辨颠帖 崩颠 标颠 踣颠 不列颠百科全书 大颠 大不列颠岛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