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哭鼠
基本解释
词条:『猫儿哭鼠』
拼音:māo ér kū shǔ
注音:ㄇㄠ ㄦˊ ㄎㄨ ㄕㄨˇ
解释:比喻假慈悲,伪装同情。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规用法:猫儿哭鼠作宾语、定语;指假慈悲。
典故出处:吴组缃《一千八百担》:“你这些怜惜佃户的话,都是猫儿哭鼠。”
近义词:猫哭老鼠、猫哭耗子
基本字义
猫māo(ㄇㄠ)
1、哺乳动物,面呈圆形,脚有利爪,行动敏捷,会捉老鼠。
2、方言,躲藏。
其他字义
猫máo(ㄇㄠˊ)
1、〔猫腰〕弯腰。亦称“毛腰”。
基本字义
儿(兒)ér(ㄦˊ)
1、小孩子:婴儿。儿戏。
2、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儿。儿女情。
3、儿子,男孩子:儿子。生儿育女。
4、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
5、助詞:①多用作名词后缀。②用于形容词后。
基本字义
哭kū(ㄎㄨ)
1、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哭喊。哭泣。哭诉。哭腔。啼哭。长歌当哭。
基本字义
鼠shǔ(ㄕㄨˇ)
1、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鼠。鼠胆。鼠目寸光。投鼠忌器。鼠辈。
2、隐忧: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