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扫地
基本解释
词条:『焚香扫地』
拼音:fén xiāng sǎo dì
注音:ㄈㄣˊ ㄒ一ㄤ ㄙㄠˇ ㄉ一ˋ
解释: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焚香扫地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隐居生活。
典故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文学》:“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
运用示例:河间先生典校秘书廿余年,学问文章名满天下……焚香扫地,杜门著述而已。◎ 清·盛时彦《〈阅微草堂笔记〉跋》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斋中闲咏:「莫道斋中日无事,焚香扫地又诗成。」
宋代.张孝祥.南歌子:「焚香扫地夜朝真。」
宋代.吴锡畴.僮谕:「焚香扫地齐书帙,客到邻墙有酒赊。」
宋代.释梵琮.偈颂九十三首:「坐卧经行,焚香扫地。」
明代.九皋声公.苦雨怀东皋草堂寄如仲愚:「焚香扫地早闭户,莫遣袈裟沾燕泥。」
基本字义
焚fén(ㄈㄣˊ)
1、烧:焚烧。焚毁。焚化。焚香。焚书坑儒。焚膏继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忧心如焚。
基本字义
香xiāng(ㄒ一ㄤ)
1、气味好闻,与“臭”相对:香味。香醇。芳香。清香。
2、舒服:睡得香。
3、味道好:这鱼做得真香。
4、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香得很。
5、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香。灵猫香。龙涎香。檀香。沉香。
6、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香闺。香艳。
7、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香火。烧香拜佛。香炉。香烛。
8、姓。
基本字义
扫(掃)sǎo(ㄙㄠˇ)
1、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扫地。
2、清除,消灭:扫雷。扫盲。扫荡。一扫而空。
3、全,尽,尽其所有:扫数(shù)。
4、低落,丧失:扫兴(xìng)。
5、描画:扫描。扫眉。
6、迅速横掠而过:扫射。扫视。
7、结束,了结:扫尾。
8、祭奠:扫墓。祭扫。
其他字义
扫(掃)sào(ㄙㄠˋ)
1、〔扫帚〕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
基本字义
地dì(ㄉ一ˋ)
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底子:质地。
其他字义
地de(˙ㄉㄜ)
1、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