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衰三竭
基本解释
词条:『再衰三竭』
拼音:zài shuāi sān jié
注音:ㄗㄞˋ ㄕㄨㄞ ㄙㄢ ㄐ一ㄝˊ
解释:竭:尽。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竭。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再衰三竭连动式;作定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运用示例:希特勒已到再衰三竭之时,他对斯大林格勒、高加索两处的进攻已经失败。◎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近义词:一蹶不振、大势已去
反义词:方兴未艾
基本字义
再zài(ㄗㄞˋ)
1、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再次。再衰三竭。
2、表示重复或继续,多指未然:再说。
3、表示更,更加:再勇敢一点。
4、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想好了再写。
基本字义
衰shuāi(ㄕㄨㄞ)
1、事物发展转向微弱:衰微。衰弱。衰老。盛(shèng)衰。兴(xīng)衰。
其他字义
衰cuī(ㄘㄨㄟ)
1、等次,等级,等差:等衰(等次)。
2、同“缞”。
基本字义
三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基本字义
竭jié(ㄐ一ㄝˊ)
1、尽,用尽:竭诚。竭尽。竭力。竭泽而渔。枯竭。衰竭。声嘶力竭。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