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箕帚
基本解释
词条:『执箕帚』
拼音:zhí jī zhǒu
注音:ㄓˊ ㄐ一 ㄓㄡˇ
解释:见"执箕帚"。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动宾式成语
常规用法:执箕帚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一介嫡女,执箕帚以咳姓于王宫。”
古代诗词
明代.贝琼.真真曲(有序):「配汝执箕帚,今夕看乘龙。」
明代.于谦.南国有佳人:「永言执箕帚,尽瘁以为期。」
清代.张问陶.由睫巢移居竹尾小楼:「脱帽执箕帚,祛尘小收拾。」
清代.钱淑生.堂上:「堂上奉盘匜,堂下执箕帚。」
清代.严永华.登未三月随外子挈松柏两儿买棹游西湖还登烟雨楼遂至青镇奉母返吴门作诗四章以纪之 其二:「曩昔执箕帚,扫君堂上尘。」
基本字义
执(執)zhí(ㄓˊ)
1、拿着:执刃。执鞭。执笔。
2、掌握:执政。执教(jiào)。
3、捕捉,逮捕:战败被执。
4、坚持:固执。执意。
5、实行:执行。
6、凭单:回执。
7、朋友:执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
8、姓。
基本字义
箕jī(ㄐ一)
1、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箕帚。
2、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ǒu)箕。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姓。
基本字义
帚zhǒu(ㄓㄡˇ)
1、扫除尘土、垃圾的用具:扫帚。笤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