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君子
基本解释
词条:『隐君子』
拼音:yǐn jūn zǐ
注音:一ㄣˇ ㄐㄨㄣ ㄗˇ
解释:
1.犹隐士。
2.旧时指吸鸦片烟成瘾的人。隐﹐瘾谐音。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隐君子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典故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隐君子也。”
古代诗词
唐代.储光羲.贻余处士:「此地日逢迎,终思隐君子。」
唐代.储光羲.寄孙山人:「借问故园隐君子,时时来往住人间。」
宋代.陆游.病中绝句:「安得东皋隐君子,相看无语只衔杯。」
宋代.陆游.初夏闲步村落间:「忽遇湖边隐君子,相携一笑慰余生。」
宋代.陆游.寄太湖隐者:「具区古大泽,烟水渺千里,可望不可到,中有隐君子。」
基本字义
隐(隱)yǐn(一ㄣˇ)
1、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2、伤痛:隐恻。
3、怜悯:恻隐之心。
其他字义
隐(隱)yìn(一ㄣˋ)
1、倚,靠: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基本字义
君jūn(ㄐㄨㄣ)
1、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君主。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
2、古代的封号: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
3、对对方的尊称:张君。诸君。
基本字义
子zǐ(ㄗˇ)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