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声载道
基本解释
词条:『怨声载道』
拼音:yuàn shēng zài dào
注音:ㄩㄢˋ ㄕㄥ ㄗㄞˋ ㄉㄠˋ
解释: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主体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规用法:怨声载道主谓式;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典故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固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载道。”
运用示例:凡有些余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精选例句
1、小臭河了,小洋河两岸的居民怨声载道。
2、人们对于乘车难的问题意见很大,真可谓怨声载道。
3、学费调涨的消息一经披露,便引起轩然大波,家长与学生无不叫苦连天,怨声载道。
4、我们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却习惯在挫折来临时怨声载道,仿佛受了多大的冤屈。
5、关于马来西亚公共洗手间卫生状况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外国游客对此更是怨声载道,他们声称那些地方总是显得很脏而且缺乏诸如香皂和卫生纸等必备物品。
近义词:民怨沸腾、天怒人怨、众矢之的、有口皆碑
反义词:众口交颂、皆大欢喜、有口皆碑、谢天谢地、普天同庆、歌功颂德
基本字义
怨yuàn(ㄩㄢˋ)
1、仇恨:怨恨。恩怨。宿怨。怨仇。怨敌。怨府(大家怨恨的对象)。怨声载道。
2、不满意,责备:埋(mán)怨。抱怨。怨言。任劳任怨。
基本字义
声(聲)shēng(ㄕㄥ)
1、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2、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3、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4、名誉:名声。
5、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基本字义
载(載)zǎi(ㄗㄞˇ)
1、年;岁:千载难逢。三年两载。
2、记录;刊登;描绘:记载。连载。转载。
其他字义
载(載)zài(ㄗㄞˋ)
1、装,用交通工具装:载客。载货。载重。载体。装载。满载而归。
2、充满:怨声载道。
3、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载歌载舞。
4、姓。
基本字义
道dào(ㄉㄠˋ)
1、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2、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4、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5、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6、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guàn)。道士。道姑。道行(háng)(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7、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8、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9、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10、线条:铅笔道儿。
11、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14、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中英翻译
翻译:complaints are heard every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