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羊九牧
基本解释
词条:『十羊九牧』
拼音:shí yáng jiǔ mù
注音:ㄕˊ 一ㄤˊㄒ一ㄤˊ ㄐ一ㄡˇ ㄇㄨˋ
解释: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成语解释
典故出处:《隋书·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古代诗词
宋代.刘克庄.杂兴六言十首:「史事十羊九牧,古音百鸟孤凰。」
宋代.何梦桂.上张察使老山:「十羊九牧鞭俱毙,一鼠群鸮肉未餍。」
明代.王世贞.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十六:「时事十羊九牧,世情暮四朝三。」
宋代.洪适.送李泉:「十羊九牧其弊近,谈何容易趣销印。」
清代.林朝崧.次韵寄赠梁任公先生启超:「十羊九牧政多门,何救乾坤坠荆杞。」
基本字义
十shí(ㄕˊ)
1、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3、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基本字义
羊yáng(一ㄤˊ)
1、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
2、姓。
其他字义
羊xiáng(ㄒ一ㄤˊ)
1、古同“祥”,吉祥。
基本字义
九jiǔ(ㄐ一ㄡˇ)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基本字义
牧mù(ㄇㄨˋ)
1、放养牲口:牧童。畜牧。牧场。放牧。游牧。牧民。牧歌。牧群。
2、治:牧民(治理人民)。
3、古代治民之官: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