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生而知之

基本解释

词条:『生而知之』

拼音:shēng ér zhī zhī

注音:ㄕㄥ ㄦˊ ㄓ ㄓ

解释: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规用法:生而知之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本能。

典故出处:《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运用示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唐·韩愈《师说》

精选例句

1、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孔子曾经根据是否愿意学习,把人分成四类: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3、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
4、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这种曾经深藏于清宫的佳器百年前流传东瀛,却成为了茶道器物精神的一抹亮色流传至今。
5、无奈前12年一直不太用功,资质也只能算是中上等,比起那些生而知之的天才和的忍术大师还是差了一些。

古代诗词

清代.佚名.大晟府拟撰释奠十四首:「[大吕为角]生而知之,有教无私。」

近义词:不学而能

反义词:学而知之

基本字义

shēng(ㄕㄥ)

1、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2、造出:生产。

3、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4、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5、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6、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7、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8、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9、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10、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11、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不熟练的:生手。

13、未经炼制的。生铁。

14、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15、甚,深:生怕。生疼。

16、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17、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18、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19、词尾:好生休养。

20、姓。

基本字义

ér(ㄦˊ)

1、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表(从……到……):从上而下。

基本字义

zhī(ㄓ)

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使知道:通知。知照。

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其他字义

zhì(ㄓˋ)

1、古同“智”,智慧。

基本字义

zhī(ㄓ)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阿土生 安处先生 安期生 安其生 安生 安徒生童话集 饱醋生 鄙生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