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正辞严
基本解释
词条:『义正辞严』
拼音:yì zhèng cí yán
注音:一ˋ ㄓㄥˋ ㄘˊ 一ㄢˊ
解释: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义正辞严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典故出处: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运用示例:魏竹冈拆开看时,不料上面写的甚是义正辞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精选例句
1、同时,每一个有嫌疑的经济学家,都在为自己的言行义正辞严地辩解,而且听起来都。
2、荧屏上的撒贝宁既义正辞严,又机智幽默,他的成就来自于他的个性,也来自他多方面的才能。
3、也许正是由于有着麦克风的原故,他给人以的感觉,并且使人用不着听清每一个字就感到他的和义正辞严。
4、满脸愠色义正辞严地呵斥他们。
5、良心是个懦夫,它犯了过失,事前既无力防止,事后又难以义正辞严地去谴责。
近义词:理直气壮、正色庄容、一本正经
反义词:张口结舌、强词夺理、理屈词穷、理屈辞穷、油腔滑调
基本字义
义(義)yì(一ˋ)
1、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姓。
基本字义
正zhèng(ㄓㄥˋ)
1、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正襟危坐。
2、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恰好:正好。正中(zhōng)下怀。
5、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姓。
其他字义
正zhēng(ㄓㄥ)
1、〔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字义
辞(辭)cí(ㄘˊ)
1、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2、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3、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4、解雇:辞退。
5、同“词”。
6、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7、讲话;告诉:“请辞于军”。
8、文体的一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基本字义
严(嚴)yán(一ㄢˊ)
1、紧密,没有空隙:严紧。严密。
2、不放松,认真:严格。严肃。严正(严肃正当)。严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严严”)。严饬(a.严格命令;b.谨严)。威严。
3、郑重,庄重:庄严。尊严。
4、厉害的:严厉。严苛。
5、重大:严重。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