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四海鼎沸

基本解释

词条:『四海鼎沸』

拼音:sì hǎi dǐng fèi

注音:ㄙˋ ㄏㄞˇ ㄉ一ㄥˇ ㄈㄟˋ

解释: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规用法:四海鼎沸作宾语、定语;指天下大乱。

典故出处:《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古代诗词

宋代.释云贲.颂古四首:「无端一句淆讹,惹得四海鼎沸。」
金朝.段克己.陈丈良臣诞弥令日谨拜手而献颂曰:「四海鼎沸,克全厥身。」
宋代.方一夔.续憎苍蝇:「炎官煽毒日色赪,四海鼎沸遭焚蒸。」
魏晋.无名氏.大风谣:「四海鼎沸中山颓。」
明代.黄葵日.挽张家玉:「四海鼎沸,蹂躏东陲。」

近义词:天下大乱

反义词:四海升平

基本字义

sì(ㄙˋ)

1、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基本字义

hǎi(ㄏㄞˇ)

1、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2、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3、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4、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5、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6、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7、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8、姓。

基本字义

dǐng(ㄉ一ㄥˇ)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锅:鼎罐。鼎锅。

3、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5、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基本字义

fèi(ㄈㄟˋ)

1、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发生气泡,表面翻滚,变成蒸气:沸点。沸水。沸涌。沸腾(亦喻事物蓬勃发展或情绪高涨)。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人声鼎沸。

2、波涌的样子:沸郁(a.翻涌的样子;b.愤懑不平的样子)。

相关汉字

相关组词

挨三顶四 安西四镇 奥地利一八四八年革命 八十四调 奔播四出 二尺四寸 二并四具 二十四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