弢迹匿光
基本解释
词条:『弢迹匿光』
拼音:tāo jì nì guāng
注音:ㄊㄠ ㄐ一ˋ ㄋ一ˋ ㄍㄨㄤ
解释:指隐藏行迹与光采,不使外露。
成语解释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使用频率:生僻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主体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规用法:弢迹匿光作谓语、宾语;指不出风头。
典故出处: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彭越观时,弢迹匿光,人具尔瞻。”
近义词:韬光养晦
基本字义
弢tāo(ㄊㄠ)
1、弓袋。
2、囊;套子。
3、同“韬”。
基本字义
迹jì(ㄐ一ˋ)
1、脚印: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2、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迹。
3、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迹。实迹。
4、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5、据实迹考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基本字义
匿nì(ㄋ一ˋ)
1、隐藏,躲藏:隐匿。藏匿。匿名。销声匿迹。
基本字义
光guāng(ㄍㄨㄤ)
1、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光。月光。火光。光华(明亮的光辉)。
2、荣誉: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光顾。光复。
3、使显赫:光大。光宗耀祖。
4、景物:春光明媚。
5、光滑:光滑。光洁。光泽。
6、完了,一点不剩:杀光烧光。吃光用光。
7、露着:光膀子。
8、单,只:光剩下一口气。
9、姓。